奥古斯丁(奥古斯丁简介)

可可可可 06-10 24 阅读

本文目录: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圣·奥古斯丁

1、奥古斯丁的美学观点主要见于《忏悔录》之中。奥古斯丁主张艺术必须为宗教服务,造型艺术用于装饰教堂,诗和音乐应赞美上帝。宣扬文艺的对象不是现实世界,美的根源在上帝。其年幼时爱好世俗文艺,承认世俗文艺的感染力量。

2、古希腊的柏拉图、罗马的普洛丁、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阿奎那,都主张这种见解,而最终总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把上帝作为美的创造主。这种观点到十十八世纪,对莱布尼茨、沃尔夫、鲍姆嘉通等人的美学思想还有重要的影响。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论点,其理念也还是神的代名词。

3、从美学角度来看,中世纪文化的审美与反审美并存;艺术与反艺术同在。它以神秘象征的艺术特征,去歌颂上帝及其理想天国,成为中世纪文艺美学的重要内涵。

4、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普洛丁 普洛丁(Plotinus,204—270)又译普罗提诺。古罗马晚期的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其哲学、美学思想上承古希腊哲学、美学思想,又对中世纪以及近代哲学、美学思想有一定影响,是新柏拉图学派的创始人、中世纪宗教神秘主义美学的始祖。

5、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大陆理性主义美学 指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在欧洲大陆兴起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以法国的笛卡儿、布瓦洛、德国的莱布尼兹、沃尔夫和鲍姆加通等人为代表的美学思想理论的统称。这一历史时期的欧洲,伴随着对封建宗教神学的抵制和批判,自然科学与哲学得以迅速发展。

8月份去奥古斯丁巷游玩,应该如何制定计划?

1、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个人的兴趣和体力状况,适当调整行程的紧凑程度。此外,还要留意天气预报,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将奥古斯丁巷的游玩时间延长至两天,这样可以更加从容不迫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奥古斯丁(奥古斯丁简介)

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发生时胡图族将军奥古斯丁。比奇蒙戈不作为,后被联...

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的奥古斯丁提前毕业,进入拉斐尔军团并被授予了炮兵少尉军衔 。在随部队驻防各地期间,他沉迷于各类书籍,包括有关亚历山大的战史著作,应用物理学、数学、建筑学、各国风土人情记录等,其中卢梭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

年4月6日凌晨,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在邻国坦桑尼亚参加完和平谈判后,其座机在返国途中被不明飞弹击落,机毁人亡,胡图族激进分子迅速掌控卢旺达政府。4月7日,震惊世界的卢旺达大屠杀开始。胡图族激进分子因为不满哈比亚利马纳准备与图西族政党签订权力共享协议而制造了这起暗杀。

卢旺达大屠杀发生在1994年位于非洲中部的卢旺达, 胡图族的政府军与图西族的卢旺达爱国阵线(Rwandan Patriotic Front、简称RPF)之间所发生的武装冲突,是一场有组织的大屠杀,也叫做卢旺达内战。当时据说在这场武装冲突中遇难人数超过一百万人。

奥古斯丁的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

1、奥古斯丁的结论是:“如果真理既不低于、也不等于我们的心灵,它必然比心灵更高级、更优越。”在人类知识等级之上,存在着一个处于最高级地位的真理,它赋予人类理性以确定的规则,使人的心灵认识真理。这一最高的、外在于人类知识的真理就是上帝。

2、其中,奥古斯丁的知识论以个体有限的认识中体现无限的知识为依据,安瑟尔谟的本体论则尝试以先天概念证明上帝存在,但其先天证明方式饱受质疑。托马斯·阿奎那的宇宙论证明,以宇宙的秩序和规律为起点,主张上帝是宇宙的第一推动力,而笛卡尔的实在性证明则从个体意识出发,认为上帝是观念中的必然原因。

3、柏拉图的唯实论认为:种和属具有真实的存在,独立于考虑它们的心灵,种和属独立于个体世界,也先于个体世界。

4、奥古斯丁: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安瑟尔谟: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证明:(补充)笛卡尔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莱布尼茨:上帝存在的两个证明。

5、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神学著作和《忏悔录》中。奥古斯丁在皈依基督教以前,爱好世俗文艺,对古希腊罗马文学有深刻的研究,曾担任文学、修辞学教师。

奥古斯丁的人物生平

奥古斯丁生于北非(现今的阿尔及利亚)。父亲是很有地位的异教徒,但财产不多,为人懒散偷安,贪恋世俗,直到临终的时候才信主受洗。奥氏的母亲莫尼加却是个忠诚的基督徒,很关心儿子的前程;稍长,奥氏便离开出生地,到附近地方上学,后来又负笈至迦太基,在那里专攻修辞学。

奥古斯丁(354~430)是早期基督教最杰出的神学家,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父亲是异教徒,母亲是基督徒。早年的奥古斯丁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信奉摩尼教。384年,他前往米兰任修辞学教师,在此接受洗礼,皈依了基督教。两年后回到北非不久获得教会中的高级职位。396年,他被提升为非洲希波城主教。

奥古斯丁把古代希腊罗马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相当全面地发展了《圣经》和三世纪教父学(教会之父的神学理论和教义),成了基督教正统派的神学体系的集大成者。在漫长的中世纪时期,其神学在西欧基督教会内居于最高权威的地位,发生着巨大影响,他被教会奉为“圣人”,称作“圣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 - 生平 奥古斯丁生于北非(现今的阿尔及利亚)。父亲是很有地位的异教徒,为人懒散偷安,贪恋世俗,直到临终的时候才信主受洗。奥氏的母亲却是个忠诚的基督徒,她对这在信仰上已死去的儿子深恶痛绝。奥古斯丁有两种性情;一种是放肆于性欲中的性情;一种是专诚向上,追求真理的性情。

奥古斯丁简介

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 - 公元430年8月28日),又名希波的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天主教译为“圣·奥斯定”,出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北非努米底亚王国,是一名摩尼教徒,同时也是基督教早期神学家,教会博士,以及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

奥古斯丁(354~430)是早期基督教最杰出的神学家,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父亲是异教徒,母亲是基督徒。早年的奥古斯丁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信奉摩尼教。384年,他前往米兰任修辞学教师,在此接受洗礼,皈依了基督教。两年后回到北非不久获得教会中的高级职位。396年,他被提升为非洲希波城主教。

奥古斯丁,罗马基督教作家、思想家。出生在努米底亚的塔加斯特,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少年时代在家乡和迦太基学习,先研究修辞学,后转向哲学。384年皈依基督教,395年成为希波的主教。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